据《南华早报》报道,尽管美国竞争对手对谷歌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的突破表示怀疑,但中国科学家肯定了谷歌所声称的“量子霸权”。他们呼吁继续在相关领域进行投资,以免落后于美国。
上周三,谷歌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称,其开发的53位量子计算机Sycamore在200秒内完成的特定问题计算需要花费世界上最快超级计算机Summit 1万年的时间。谷歌声称通过Sycamore已经实现了“量子霸权”。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初创企业本源量子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郭国平表示,这一成就具有“划时代意义”。
“量子霸权是一个转折点,它证明了量子计算机相对于传统计算机的优越性,” 郭国平指出,“如果我们在通用量子计算的下一阶段落后,这将意味着冷兵器和火枪之间的区别。”
量子计算机采用了一种处理信息的新方法,理论上能够比世界上现有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几个数量级。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随着这一突破,我们现在离量子计算应用更近了一步,例如可以设计更高效的电池,用更少的能量制造化肥,以及找出可以制造有效药物的分子。”
当谷歌庆祝技术突破时,包括IBM和英特尔在内的竞争对手对这种说法表示怀疑。IBM表示,谷歌没有充分利用其Summit超级计算机的全部算力。如果采用理想的模拟方法,Summit本可以在2.5天或更短时间内处理谷歌的计算。
英特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量子计算的实用性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不管每家公司的反应如何,郭国平说200秒到2.5天的巨大差距也足以让谷歌称王称霸。
该领域的其他中国研究人员指出,谷歌声明的重要性不止是量子霸权本身,而更在于实验中使用的新技术,比如用于连接量子比特的可调耦合器。
“‘量子霸权’可以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但谷歌已经证实其能够维持53个量子比特的正常运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导量子计算研究员黄浩亮指出,“可以预见的是,不久的将来可能会为机器学习等领域带来突破和应用。”
在全球技术竞争日益加剧之际,美国科技公司、中国大学和企业正竞相开发量子计算机,谷歌也是其中之一。
市场研究公司Patinformatics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在通信和密码设备方面申请的量子技术专利数量几乎是美国的两倍。然而,得益于IBM、谷歌、微软和其它公司的巨额投资,美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部分专利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黄浩亮承认,由于起步较晚,中国仍在努力赶超美国。他表示,由于量子技术整体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现阶段落后可能并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如果我们不加大支持和投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他表示。
黄浩亮补充说,致力于50位量子计算技术的中国研究人员有望在明年年底实现“量子霸权”。
根据2016年的一份政府报告,美国每年向该领域的研究投入2亿美元。
郭国平认为,中国在技术突破、人才引进等方面比欧美落后三到五年。他说,这一差距可能会扩大,因为该领域的大多数科学家都处于发表有关基础研究论文的阶段。他补充说,最重要的应用研究仍处于烧钱阶段,没有任何要实现商业化的迹象。
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加大力度实现其量子领域的雄心壮志,但并没有透露投资资金总额。根据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规划,中国启动了一个量子通信和计算的“大型项目”,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技术突破。
2017年,中国开始在安徽省合肥市建设世界上最大的量子研究实验室,目标是开发量子计算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耗资100亿美元,计划于2020年开放。
包括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在内的中国科技企业也招募了一些中国顶尖科学家,并建立了研发量子技术的实验室